集团首页|
公司动态

公司动态

当前位置: 公司首页 > 公司动态 > 正文

基孔肯雅热来袭!这份防护指南请收好!

发布时间:2025-08-04  浏览次数:



近期,气温升高,雨水充沛,潮湿闷热的环境极其吸引蚊子大军。注意啦!暑期虽好,但健康防线不能松,蚊子带来不止有“红包”,还可能会有“基孔肯雅热”和“登革热”!






一、“基孔肯雅热”与“登革热”


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,感染后通常在1-12天内(潜伏期)发作,症状:突发高烧,关节剧痛(尤其手指、手腕、脚踝等小关节,痛感可能持续很久),还可能伴随明显的皮疹。

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典型症状是“高热、三痛、三红”+皮疹。

传播途径:“基孔肯雅热”与“登革热”都由伊蚊传播。



两者也有不同点:



二、你的居家&出行“防蚊宝典”


无论是回家还是留校,防蚊都是重中之重,这份“防蚊宝典”你一定要收好!

1.翻盆倒罐清积水

蚊子最爱在静水中产卵,仔细检查室内、阳台、院落的每一个角落:花盆托盘、废弃瓶罐、闲置轮胎、甚至小到一次性餐盒里的雨水,通通不能放过。

水养植物请务必每周彻底换水并刷洗容器内壁。储水的水缸、水桶务必严密加盖。记住,无积水,就无蚊虫孳生地!




2.外出活动减少皮肤暴露

外出活动,尤其在公园、绿地、水边等蚊子“大本营”,尽量选择穿着宽松透气的长袖衣裤,在裸露皮肤上科学使用含有避蚊胺(DEET)、派卡瑞丁或伊默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。




3.了解蚊子出没习惯

蚊子活动高峰通常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,这段时间尽量减少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阴暗潮湿处逗留。

在室内时,安装并维护好纱窗、纱门,睡觉挂好蚊帐,优先选用电蚊拍进行物理灭蚊,安全又环保。




4.察觉异常,及时就医

暑期若曾前往或途径已知疫情地区(如近期广东佛山等),返家后务必密切关注自身健康14天。一旦出现突发高热、严重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,切勿拖延,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注意主动、清晰地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和可能的蚊虫叮咬史,这对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!




三、开学后宿舍灭蚊措施


九月份的广东依旧高温潮湿,若回到熟悉的东职校园,特别是进入人员密集的宿舍环境,集体防蚊行动即刻启动。

1.来一场大扫除

重点清理卫生死角、床底杂物,确保室内整洁干燥。



2.及时清倒室内垃圾

尤其是湿垃圾,避免吸引蚊虫。




3.检查并清理宿舍积水

及时清理阳台、卫生间、洗漱台周边的任何积水容器,包括饮水机水盘、洗漱台排水管积水等易忽略点。保持宿舍通风良好。




四、践行“三清”,共筑健康屏障


无论是悠长的暑假,还是充满活力的新学期,防控基孔肯雅热是一场“持久战”。请每一位东职人积极行动起来,自觉践行“三清”原则。

1.清垃圾:不乱丢废弃物,保持环境整洁,消除蚊虫藏匿空间。

2.清积水:随时随地检查并清除身边的小型积水容器,让蚊子无处安家。

3.清死角:彻底打扫室内外卫生,清理杂物,不给蚊虫留任何“庇护所”。



五、基孔肯雅热感染后护理指南


若不慎感染基孔肯雅热,可按以下方式科学护理,助力康复:

1.科学管理体温

当体温超过39°C时,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。禁用阿司匹林(可能诱发登革热出血风险,或加重基孔肯雅热的关节损伤),建议优先选用对乙酰氨基酚。若发热或疼痛持续,可每4-6小时重复用药1次,每日用药不超过4次。同时注意,退烧药与感冒药避免叠加使用,以防药物过量。

2.充足补充液体

感染期间需积极预防脱水,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,建议少量多次饮用,每日摄入量不少于2000毫升。若出现频繁呕吐、无法正常进食的情况,应及时就医,通过静脉补液补充营养和水分。

3.做好隔离防护

发病后的5天内处于病毒血症期,此阶段需加强防蚊措施,务必严格使用蚊帐,避免被蚊子再次叮咬,防止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给他人。

4.重点人群加强观察

基础疾病患者、孕妇、婴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,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,需格外注意日常防护与健康监测,一旦出现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。


从暑假在家的自觉清理,到返校后对宿舍环境的精心维护,让我们携手并肩,共同构筑一道坚实的防蚊灭蚊健康屏障!




转载来源:乐天使fun微信公众号

初    审:黎健茵

复    审:王  辰

终    审:宋海燕